我校开展“访企拓岗”政校企对接交流活动

编辑:王菁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4-02 浏览量:

促进学子就业,擦亮幸福底色。4月1日,校党委书记徐德、校长潘志明分别带队赴宿迁经开区、宿迁高新区开展“访企拓岗”政校企对接交流活动。

活动期间,校领导一行走访调研了重点产业链企业,并围绕人才供需对接、校企合作需求、人才培养、留宿就业等方面开展政校企三方座谈,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促进教育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协同发展,提高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、留宿率。副市长、宿迁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辉参加座谈。

在经开区,徐德表示,宿迁学院与宿迁经开区的合作有着非常好的开端、好的基础和好的阶段性成效。此次来,就是要寻求深化合作,推动宿迁学院和宿迁经开区的合作走深走实。就如何推动进一步合作,他系统阐述了五个“深化”:要深化访企拓岗促就业。构建精准对接机制,将企业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信息精准匹配至具体专业班级、特定区域生源,切实提升毕业生本地就业率。要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才。创新产教融合模式,通过共建产业学院推动教材共编、课程共建,实施“三减三进”教学改革,促进学生走进工厂车间实践。要深化产学研一体促创新。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,联合建设科研平台、组建攻关团队、实施产业化项目,推动科研成果在经开区转化落地。要深化高层人才招引共享用。整合政府政策、企业资金、高校编制三方优势,实现高层次人才招引的“双向管理、同频共振”。要深化校政企合作新机制。健全合作长效机制,通过项目化运作、责任化分工、信息化管理,构建政企三方协调联动、融合推进的发展机制,助力合作早日结出成功的硕果。

“这是全省首创‘上门送人才’的创新实践。”张辉表示,当前市委、市政府正全力推进宿迁经开区高质量转型发展,迫切需要构建教育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协同发展新格局。他提出,要建立联动机制畅通政企校对话渠道,构建常态化、高效化的沟通机制。要打造实体平台强化产教协同载体,通过打造政企三方联动的实体化合作平台,精准衔接人才培育供给与产业需求。要设立专项基金激活技术转化动能,重点支持高校在研项目及成果转化,破解科研经费瓶颈。要建立项目筛选机制破解产业转型难题,推动校企联合攻关技术瓶颈,为经开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
在高新区,潘志明详细介绍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、专业布局与就业态势。他指出,学校致力于培养契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,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,携手企业与政府,推进双高协同创新。聚焦高新区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,学校将精准发力,为高新区“创一流、进百强”输送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。

宿豫区委常委、宿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副主任徐光良指出:“当下,正值宿迁全力奋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,产教融合成为破题之钥。宿迁学院作为本地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,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人才储备;宿迁高新区则是产业创新的前沿阵地,集聚着蓬勃的发展动能,双方携手,是教育与产业的双向奔赴。”

会上,我校与参会企业进行了交流发言。会前,徐德、潘志明一行还深入金田塑业、海天醋业、天合光能电池三期、聚灿光电、宿迁科技企业孵化园、宿迁时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、江苏苏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、宿迁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、江苏绿金人科技有限公司、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进行了实地参观。

校领导童毛弟、侍旭,党办校办、人事处、学工处、服务地方办公室、科技处、经济管理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、机电工程学院、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、建筑工程学院、数理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。